題:
舊的WW2時代的雷達如何準確地測量時間延遲並將其集成到示波器中?
DrZ214
2017-10-01 23:06:30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光速約為每秒30萬公里。僅有1 ms的誤差將導致偏離約300 km,這對於雷達而言是太大的誤差。我猜想它需要大約10微秒的精度才能達到3 km的測距精度。

不過,我想知道的是如何將微秒精度集成到示波器中,以便操作人員可以在視覺上註意到1毫秒的差異。翻譯是什麼?例如,相差1微秒會將筆尖放10毫米?我了解示波器將信號轉換成電壓,但是我不明白的是,如何處理延時並在屏幕上顯示出來?這需要真空管嗎?

幾年前,我參觀了多佛白堊洞穴,沿海地區有許多雷達裝置重疊-因此,信號的組合也得到了地面觀察者的支持...顯然,我們掌握了很好的抓地力就技術了!很抱歉,我偏離了問題的直接觀點。
是的,使用了真空管。80年代初我在海軍服役時,我們有雷達的設計可以追溯到1950年代初(AN / SPS-10),最初是使用大量真空管設計的。到我看到它們時,真空管大部分已被安裝在相同插座上並完成相同工作的固態模塊所取代,但其中包含固態組件以提高可靠性。
這裡已經有了一些不錯的答案,但是我想補充一點,也許是考慮到現代雷達的存在,您低估了當時任何形式的預警的實用性,儘管這種預警甚至是最早的預警也是如此。安裝(我相信使用了簡單的固定天線)。至關重要的是,在適當的時候將燃料有限的攔截戰鬥機調到適當的高度。我還懷疑,即使是從原始顯示(例如Barry鏈接中顯示的顯示)中,經驗豐富的操作員也將學習如何收集大量信息。
令人驚訝的是,德國人從未使用過英國人使用過的旋轉區域顯示器。他們使用了分開的距離和角度顯示-在大多數情況下是劣等系統,因為旋轉顯示更好地使眼腦系統增加了價值。
六 答案:
Dave Tweed
2017-10-02 01:28:19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基本的PPI(平面位置指示器)雷達顯示器(具有一條亮線像時鐘的秒針一樣繞圓形屏幕掃掠的顯示器)的原理是,電子器件產生電子的“掃掠”光束沿徑向路徑發射,而來自雷達接收器的信號控制其強度。每當接收到強信號時,顯示屏上都會產生亮點。 “斑點”的位置直接對應於在現實世界中創建它的目標的位置。

那個時代的模擬電路很容易擁有10 MHz或更高的帶寬,從而使距離分辨率達到15米(50英尺)左右。 (請記住,信號必鬚髮出兩次 信號,因此您獲得的分辨率是您原本可能期望的兩倍。)假設範圍設置為75 km(約45英里)。信號將在最大範圍內返回接收器大約需要0.5毫秒,這意味著對於每個發射的脈衝,顯示器上的電子束必須在該時間內從顯示器的中心移動到邊緣。做到這一點的電路並不比普通示波器的水平掃描發生器複雜。較短的範圍設置需要更快的掃描速度,但仍在合理範圍內。

還可以將脈衝發生器的輸出添加到強度信號上,以在顯示屏上創建範圍“標記” —同心圓,使操作員可以更好地判斷到目標的距離。

鋸齒波發生器提供從顯示屏的中心到邊緣的基本掃描信號。有很多方法可以使其與天線的物理位置同步旋轉。最早的版本實際上是使偏轉線圈繞CRT顯示器的脖子機械旋轉。後來的型號使用了一個內置了正弦和余弦功能的特殊電位器-掃描信號(及其補碼)施加到終端端子,抽頭通過同步電動機轉動,兩個抽頭將信號提供給(現已固定)X和Y偏轉板。後來,這種正弦/餘弦調製完全通過電子方式完成。

一個問題是這些顯示器不是很亮,主要是因為使用了長時間持久的磷光體來產生“揮之不去”足夠長的圖像以供使用。它們必須在黑暗的房間中使用,有時操作員可以在上面蓋上引擎罩。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還沒有生命,但是我在1980年代初期確實做了一些工作,該芯片可以對雷達設備的信號進行數字化和“光柵化”,以便可以在常規電視監視器上顯示該信號。這樣的監視器可以做得更亮(短時熒光粉),例如足夠明亮,可以直接在機場的控制塔中使用,這樣塔操作員就不必依靠來自單獨雷達操作員的口頭信息了。在另一個房間裡該芯片甚至模擬了模擬顯示器的“慢衰減”功能。如今,每台廉價的數字示波器都具有這種“可變餘輝”功能。 :-)

自然,當將接收器信號寫入視頻幀緩衝器時,我必須模擬模擬顯示器的徑向掃描。我使用ROM將報告的天線角位置轉換為正弦/餘弦值,然後將其饋送到一對DDS生成器以為每次掃描生成X和Y存儲器地址序列。

那個時代的RADAR設備實際上使用平面位置指示器嗎?我看過的大多數視頻和照片都顯示了傳統的示波器顯示。
@AndrejaKo早在1940年就已上市,但絕對不是通用的。據我了解,沒有它們的系統將具有天線方向的手動控制,以便操作員可以找到給出最大閃爍強度的指向。
早期的確確實使用了單軸顯示。很好的答案。
The Photon
2017-10-01 23:18:28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這需要真空管嗎?

傳統的模擬示波器本質上是真空管(CRT),其時基鋸齒波和信號直接施加到水平和垂直板上,以將光束引導到屏幕上的移動位置。

在放大電路中也將使用真空管,以在板上移動光束所需的大電壓。

AFAIK,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代的每個示波器都遵循這一原理,因此真空管是示波器設計的固有部分。

不過,我想知道的是如何將毫秒級精度集成到示波器中,以便操作人員可以在視覺上註意到1毫秒的差異。

水平偏轉是由鋸齒波驅動的。該鋸齒的擺率決定了時間與屏幕上水平位置之間的比例。在當前的範圍內,縮放比例可以在每厘米屏幕空間幾皮秒到每厘米小時的範圍內。在1940年代,最高刻度可能不是皮秒/厘米,但是很可能是微秒/厘米。

很明顯,傳統的雷達顯示會有一些額外的複雜性,其中“水平”(時基,對應於雷達系統的範圍)軸繞屏幕中心旋轉以指示天線旋轉時的方向,我不確定這是如何實現的(我可以想像有兩種不同的可能性)。但這並不能改變雷達在屏幕上的“距離”分辨率僅由“水平”偏轉板的電壓傾斜多快來確定的基本觀點。

通過簡單地使偏轉線圈本身繞屏幕旋轉來處理旋轉。
@supercat, Dave的回答說,這是在早期系統中完成的,但後來的系統將正弦和余弦信號應用於X和Y偏轉器。如果您不同意,您可能應該評論他的回答,而不是我的。
隨著電子設備變得越來越複雜,生成XY信號變得可行,但是旋轉偏轉線圈是使用1940年代電子設備生產極性顯示器的一種簡單實用的方法。
@supercat,的這一評論對Dave的回答可能比我的回答更有意義。
我是在回應你的最後一段。
@supercat,是的,但是由於Dave回答了隱含的問題(他們是如何做到的?),所以我看不到如何通過更改答案來增加任何價值。
Barry
2017-10-02 05:10:26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1941年12月7日在珍珠港出現的SCR-270雷達具有以下特徵:

  • 傳輸頻率:105 MHz
  • 脈衝寬度:10-25微秒
  • 重複率:621 Hz
  • 功率級別:100 kW
  • 最大射程:250英里
  • 精度:4英里2度

它使用了大量的真空管,包括CRT(整個雷達佔據了4個大型拖車)。以下鏈接顯示了檢測到日航飛機接近時的實際示波器軌跡:

http://www.pearl-harbor.com/georgeelliott/scope.html

我試圖找到該示波器跟踪的更好的灰度圖像。同時,[這裡是示波器本身的圖片](http://www.afrmaonline.org/omeka/items/show/112)。這是[另一個很好的鏈接](http://www.radomes.org/museum/equip/SCR-270.html)。[此標誌](https://uniim-cache.shutterfly.com/ng/services/mediarender/THISLIFE/021051881643/media/43352972612/medium/1505940559/enhance?fromCloud)([來源](https:// boards。cruisecritic.com/showthread.php?p=54109964)顯示相同的圖像,但文字表明這是重新創建的圖像。
analogsystemsrf
2017-10-02 04:09:21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考慮12SK7真空管:gm為0.002,極板電阻為0.8MegOhms,柵極電容為6pF,輸出(極板)電容為7pF。

通過gm / C預測帶寬。假設節點C為6p + 7p + 7p寄生= 20pF。

帶寬為0.002 / 20e-12 = 0.0001 * e + 12 = 1e + 8 = 100MegaRadians / second或16MHz;使用Tektronix的0.35 /帶寬的經驗法則來響應多級系統或0.35 / 16MHz,則Trise是20納秒;20nS提供單向20英尺,10英尺2向分辨率。

http://www.r-type.org/pdfs/6sk7.pdf

....讓_cascode_:並且有_bandwidth_。
gnarledRoot
2017-10-03 23:47:36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如果我理解正確,那麼問題就在於雷達顯示電子設備如何準確應對光速。在這裡,我將展示雷達顯示電子設備的運行速度可能會比您預期的慢。

比方說,雷達的設計射程為100英里。為了方便起見,大約為160公里。

您已經註意到,雷達波以每秒3e8米的速度傳播。因此,雷達波傳播到最大範圍所需的時間為: $$ 160 {\ rm {k m}} \ times \ frac {{\ rm {s}}}} {{3 {\ rm {e}} 8 {\ rm {m}}}} = 0.53 {\ rm {ms}} $$ 將其增加一倍即可獲得往返時間,您將獲得大約1毫秒的時間。

您還注意到,示波器顯示屏的X和Y偏轉由獨立的電壓輸入控制。讓我們考慮一個簡單的 a-scope設置。在產生從-V到+ V(在顯示屏上從最左到最右)的掃描的電路中運行X偏轉。 (這很可能是管狀電路。)設計電路時,從一個軌到另一個軌的總時間為1ms。這種掃描很可能是由觸發雷達發射的相同定時信號觸發的。

Y偏轉由雷達接收器提供。當接收到反射時,無論掃描位置在什麼位置,該斑點都會出現。結果,接收器感應到的反射越晚,顯示在屏幕上的斑點越靠右。

要注意的是,當雷達波傳播200英里(往返)時,示波器顯示屏上的點僅需傳播幾英寸!從這個意義上講,顯示電子設備的運行速度可能比“光速”慢得多。在電子管中很容易實現1ms的掃描。它與放大音頻信號屬於同一類技術。為了進行比較,每台舊NTSC電視機使用的水平掃描週期約為0.064毫秒。

可以通過將目標物放置在已知範圍內並調整電路來校準雷達系統,以使顯示的數量與地面真實情況相匹配。(校準系統必須是一種藝術形式!)

Simon Richter
2017-10-01 23:26:06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它是\ $ 300000 \ frac {\ mathrm {km}} {\ mathrm {s}} \ $。

一種方法是用正弦波調製雷達信號,然後測量發射信號和返回信號之間調製信號的相位差-該差總是與距離成正比。不利之處是來自多個回波的回波將會干擾,並產生一個回波信號,該信號顯示兩者之間的中間距離。

以後的模型將使用雷達“線性調頻脈衝”,其調製頻率為鋸齒狀,從而可以區分不同的回波並精確測量到每個回波的距離。

*雷達“ chi”,調製頻率將是鋸齒形*並非如此,如果繪製“頻率隨時間變化”曲線,鋸齒形將是您所得到的。
是的,如果不清楚,抱歉。帶有鋸齒輸入信號的FM。相變是二次方的,因此每個回波在光譜中都會有自己的峰值。
@Bimpelrekkie他說“頻率是鋸齒”而不是“信號是鋸齒”


該問答將自動從英語翻譯而來。原始內容可在stackexchange上找到,我們感謝它分發的cc by-sa 3.0許可。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