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
在光電二極管/光電晶體管發明之前,用於檢測光的物質是什麼?
vsz
2013-09-08 14:06:35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在光電二極管/光電晶體管或類似半導體之前,是否存在可以根據落在它們上面的光量(或不存在)來啟動或停止機械的技術?

七 答案:
pebbles
2013-09-08 14:29:48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光敏電阻是光電二極管的前身。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它們是光敏電阻(LDR),而不是充當電流源。它們的主要缺點是它們對光線變化的反應非常緩慢。

LDR的一個重要特性是色彩靈敏度比光電二極管更像人眼。
@jippie:對於許多常見的光電二極管來說都是正確的,但是可以通過眼睛敏感度曲線找到最新的光電二極管/晶體管。
jippie
2013-09-08 14:13:52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並沒有像您所問的那樣以類似的方式來停止機器,但是在出現光電晶體管/二極管之前,我們已經有了光電倍增管

在高壓的影響下與光敏陰極碰撞的單個光子將釋放多個電子。然後,這些電子被吸引到陽極,在此途中再次碰撞兩次,釋放出更多的電子。無論如何,鏈接的Wiki文章在解釋機制方面要好得多。

我僅包括“啟動或停止機械”,以指示必須在控制系統中使用它,因此,膠卷用於攝影,或僅用於蘋果片(兩者均根據入射光而改變顏色,但沒有實際用途)在控制系統中作為傳感器)不應成為有效答案。
PeterJ
2013-09-08 14:20:05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光電倍增管就是這樣一種設備。它們仍在某些應用中使用,並且根據光電二極管與光電倍增管的比較,著眼於光電二極管的一些缺點,其中光電倍增管具有以下優點:

  • 較大的檢測面積
  • 具有內部增益
  • 更高的靈敏度
  • 無需特殊的冷卻和與電子設備連接即可進行光子計數
  • 許多設計的響應時間更快

雖然這些物品不再通常用於該目的,但文章將它們稱為第一批電眼設備,用於測量光束的中斷。這是上面的Wikipedia文章中的圖片,內容如下:

enter image description here

PM管仍然非常用於需要光子計數的低光子計數事件。只需搜索Super kamiokande,即可看到一個用於太陽中微子探測的極端例子。
Dave Tweed
2013-09-08 16:31:03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比光電倍增管更簡單的是基本的真空管光電二極管:

photodiode

彎曲的板是光電陰極,中間的接線柱是陽極。光子將電子從兩個元素的表面釋放出去,但是由於陰極的面積比陽極大得多,因此它們從陰極到陽極都有淨流量-也可以認為是“正電流” “從陽極到陰極。

愛因斯坦因其解釋原理而獲得了諾貝爾獎(1921年)(論文發表於1905年)。

“光電二極管之前有技術嗎”
它比“光電二極管”(即矽結器件)通常理解的更像是“光閥”。
pjc50:兩元素真空管(或“閥門”)也稱為二極管。該術語不僅限於固態設備。
@Dave Tweed: OP顯然是指半導體光電二極管以外的其他器件,因為他寫了“ ...或類似的半導體”
@pjc50:實際上,半導體二極管是用早於它們的兩端真空管來命名的。二端:二極管。三端:三極管。五航站樓:五角星。這些名稱出現在半導體製造的新型二極管問世之前。
Brian Drummond
2013-09-08 16:33:22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第一個電子 light 傳感器是硒電池。硒在1860年代用於跨大西洋電報電纜接收站的電阻中,人們注意到它在日光下產生了不穩定的結果。硒可以產生很小的光伏電流,因此它被用於戰前的測光計和(我認為)倫敦科學博物館的“魔術眼”演示中。

liftarn
2013-09-09 16:40:20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在1873年,威洛比·史密斯(Willoughby Smith)發現灰色硒的電阻取決於環境光。 Werner Siemens在1870年代中期開發了第一批商業產品。

placeholder
2013-09-08 16:21:46 UTC
view on stackexchange narkive permalink

最早的圖像傳感器是視頻管,這是一種真空管技術。它們是由光電陰極中的低功函數金屬製成的。這些設備在現代傳感器設計中仍被間接引用。當有人說他們有1/2“傳感器(或1/3”或1 / 3.4“等)時,他們正在將對角線圖像與電子管直徑進行比較,該電子管直徑對於1”外徑大約為16 mm成像區域。但這也不是“標準”。

Vidicons來晚了。 Orthicons較早,“ Farnsworth Image Dissector”則不靈敏,以至於其進一步發展導致了光電倍增管。


該問答將自動從英語翻譯而來。原始內容可在stackexchange上找到,我們感謝它分發的cc by-sa 3.0許可。
Loading...